德信体育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浅谈“七里湖精神”

发布日期:2022-06-03 08:33:00    作者:刘在洲     点击:

我院是1977年底在沙洋七里湖武大沙洋分校的基础上创办的。在这个叫七里湖的地方,师生员工渡过了建校史上极其难忘的岁月。就是在七里湖的四年半时间里,学校由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为七•五期间学校大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且培养了一批管理干部,锻炼了一支专任教师队伍,初步积累了办学经验,同时也培养了77、78、79级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的三届毕业生。为什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学校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能够稳定队伍,培养较高质量的人才?这主要靠一种精神和信念,这是从七里湖过来的人常说的“七里湖精神”。本文就七里湖办学时期师生所体现的那种精神作一些探讨。


一、“七里湖精神”的内涵

“七里湖精神”究竟是什么?本人认为主要体现如下四种精神,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执教的奉献精神;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

(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78年4月10日,经过了短短几个月的筹备后,首届77级200名学生、50多名教职工在戏称“戈壁滩”上的武大沙洋分校留下的10排平房里开学了,当时房屋建筑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教学仪器总值不足2万元,图书仅有2万余册,学院没有围墙,教室是仓库改造的,运动场是在沙地里新开的,校园内没有一条油渣路,时常风沙弥漫;这里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更为艰苦,师生购买生活资料和日常用品要到距学校10多公里的沙洋镇上去;由于周围是劳改农场,加上学校没有围墙,师生缺乏安全感,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看病就医也十分困难,稍为大一点的病也要到沙洋镇上去;这里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每周师生只能看一次内容陈旧的电影,学院仅有的一台投影电视,由于距差转台远,信号弱,放出的图像模模糊糊。但这时期的领导、干部、教师和工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在艰苦的条件下退缩,他们出于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克服种种困难,艰苦创业。当时的院领导均已年过半百,外出坐一辆旧吉普车,跑武汉、奔荆州、报计划、上项目、要经费、下各县市调教师,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在校时在简陋的办公室组织教学,不分昼夜地辛勤耕耘;学校领导与学生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同在一起劳动,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广大教师克服种种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困难,坚持教学、科研,为克服资金的困难,教师们自制教具,亲手准备实验材料,检查实习的教师为节省经费常常在车站候车室过夜。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院决定迁校,院领导跑荆州,上武汉来回穿梭,省、地领导工作太忙,人不好找,他们四处“堵”,甚至天不亮就等在领导住宅门口;事情难度大,领导一时难表态,他们软磨硬缠,功夫不负有心人,省、地领导感动了。在省、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省政府于1980年将荆州西郊的原太湖农场的一个村划给了我院,我院才开始了在现校址的建设。

(二)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院初创,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和谐、关系融洽,特别是院领导的那种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院前进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时以王琰坤、刘松如、陈传文、刘振芳、张祝山等同志组成的我院第一届领导集体,一切以学校生存和发展为重,不计名、不计利、不计个人得失;有民主、有集中,确有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作决策时避免不了会出现不同意见和看法,但大家都能顾全大局,少数服从多数,并且能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形成的决议。具体工作中大家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有合作协助,但责备界限明确,不因合作工作成败诿过揽功。

由于院领导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给中层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对师生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党委决策后,执行过程中能做到政令畅道,一呼百通,群众能自觉配合和支持,贯彻到底,工作效率高。教师之间更是亲密无间,工作、生活上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一家有难,大家来帮,要钱、要物大家纷纷解囊相助,要人帮忙,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干。

(三)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

刚刚恢复高考制度入学的前几届学生,他们渴求知识,如同久旱盼望及时雨一样。他们中有不少属“老三届”学生,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深知学习机会难得,也深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所以这批学生一进校就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也格外优良。

当时学习条件差,在仓库改造的教室里,拐手椅一摆就是桌凳,同学们只要有书读,什么都不计较。冬天,手脚冻僵了,到外面活动一下,继续学习;夏天,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擦汗;清晨,校园到处是朗朗书声,晚自习过后,仍有学生舍不得离开教室,少数学生在统一熄灯就寝后就在路灯下或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用功。实验一做就是几个小时,结果不出来不罢休;考试时,凭真才实学答卷。同学们这种不知疲倦、孜孜以求的精神,使学校领导、教师、工友深深感动,甚至连周边农民也啧啧称赞。

这几届学生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十分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那时,每个班都种有实验田,参加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每个学生还种一株棉花王,进行生育期观察和记载,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许多基本技能。

(四)认真执教的奉献精神

学院创办的初期,教师大部分是从生产第一线调来的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但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没有从事过教育,缺乏教学经验,加上教材缺,实验条件差,无参考书,这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但广大教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精神准备教案,反复试讲,自制教学挂图,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上好每一堂课。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教师们也深有感触地说,那时上讲台就好比上考场,即使是冬天,两堂课下来,也要出身汗;教师们不仅教书,而且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考试不降低标准出卷,不迁就送分;实验课的材料大多是教师亲自准备,并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做实验,有时一个实验要做到深夜,直到每一个学生都得出满意的结果才肯罢休,缺教材教师自己编印,由于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无私奉献,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提高很快,深受学生好评。


二、“七里湖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七里湖精神”是我院以及全院师生员工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里湖精神”是我院第一届领导集体和师生员工在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艰难、白手起家的创业时期,凭着大家的党性和良知,以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责任感,用言行体现出的一种风范,它是共产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我院创办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是被包括没有在七里湖工作、学习过的师生在内的全体师生员工所留恋、公认、崇尚的优良传统;它是我院以及全院师生员工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它作为我院的传家宝,将载入湖北德信体育史册,并激励湖农人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二)“七里湖精神”是我院建设史上的强大动力

建校十多年来,我院就是靠这种精神自强不息,使学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完成从专科到本科并设有硕士点,从华农荆州分院到湖北德信体育,从七里湖到荆州城的转变,跻身于各高等农业院校之林。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十多年来基础设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验室设备新增3000多台(套),校舍建筑面积新增74000平方米。靠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办学层次明显提高。十多年来学院已发展为有种植、养殖、经济管理、农业工程、农业教育五大专业门类,3个硕士点,13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的农业院校,教职工队伍由建校时期50人发展到今天69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80多人,讲师13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70多人;靠认真执教的奉献精神和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高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农业行政、农业生产、农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各个领域,普遍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到各地、各单位的好评,不少人已成为我省有关县、市和农业部门的主要领导、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的骨干力量。十多年来我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近200项,有40项研究成果获省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奖,有4项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选育优良作物品12个。

(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继续弘扬“七里湖精神”

我院发展到现在已初具规模,物资条件较七里湖时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层次也有较大提高,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学校知名度也大为增加。但学校发展的重头戏在还后头,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学院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还十分突出,不仅有发展的问题,而且依然有生存的问题,“七里湖精神”初结果,吾辈尚需猛着鞭。“七里湖精神”不能丢,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七里湖精神”是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投资。只有弘扬“七里湖精神”,才能统一思想,团结一心,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只有弘扬“七里湖精神”,才能有继续创业的力量;只有弘扬“七里湖精神”,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的人才。【原载《农业高教研究》1994(1)】

上一篇: 邱泽奇:相知便守一辈子

下一篇: 钱远坤

返回顶部
Baidu
sogou